《凯风快晴》:190年前的红色富士山

绘制于1831~1833年间的《凯风快晴》是日本“浮世绘三杰”之一葛饰北斋的《富岳三十六景》系列作品之一。

画作的作画视点是在甲雯国(日本古代的令制国之一,属东海道,位置相当于现代日本行政区中的山梨县)或骏河国(日本古代的令制国之一,属东海道,明治时期改为静冈,骏河国大部分被纳入现金的静冈县)。

这幅作品描绘的是日本的富士山,画面最下方是富士山的树海,背景是蓝天白云,富士山顶还有残留的雪。

画面中的富士山呈红色,这一细节可以看出作品描绘的是夏季早晨的赤富士。赤富士是指富士山在清晨阳光照射下显现出的红色景象,主要发生在夏至到初秋之间,在日本民间被认为是吉兆的象征。

“凯风”一次取自《诗经》,意思是夏天吹拂的轻柔南风。在葛饰北斋之前,日本画家野吕介石画过一幅《红玉芙蓉峰图》,葛饰北斋的《凯风快晴》可能是受其影响。

《凯风快晴》其实还存在其他版本,最早的版本颜色较为暗淡。山顶也并不是红色的。作为大批印刷的木版画,大英博物馆、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收藏有《凯风快晴》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