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盘点】那些“不务正业”的艺术家(上)

美术和音乐是不同的艺术门类,却不乏相通之处。

音乐是有声的绘画,绘画是无声的音乐。同样的情感可以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。

画家精通音乐,音乐家在绘画上有所造诣,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。

今天就为大家盘点那些精通音乐的画家和设计师,一起来看看吧!

  • 乔治.瓦尔米耶(Georges Valmier ,1885-1937,法国艺术家)

瓦尔米他的早期作品偏向印象派的风格,而在25岁左右画风偏向立体主义风格,在1921年后,他的作品风格又转向了抽象风格。除了绘画以外,他也为剧院和芭蕾舞设计演出服装。并且设计帽子,地毯及布料。乔治·瓦尔米耶是一位集艺术创作与设计于一身的艺术家。

他一生创作的油画作品不到300件,而他的创作高峰期也正是正他生命的后期,他使用丙烯绘制了许多创作草稿,在画面中将颜色与形状进行结合,并且在画面中增添了自己的创造性的形状。不幸的是,瓦尔米耶在51岁时就过世了。瓦尔米耶也热爱音乐,他经常在教堂或音乐会上演奏德彪西,拉威尔,福雷的音乐。

  • 惠斯勒 (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,1834~1903,美国画家)

惠斯勒追求唯美主义并推崇“为艺术而艺术”,被称为现代主义艺术的先驱。

19世纪70年代初,惠斯勒开始从音乐的角度构思作品,他把作品《白衣少女》称为《白色交响曲第一》,把《茫茫之夜》称为《夜曲》等等;在他的绘画作品中还有许多直接用音乐术语和素材命名的画作,如《钢琴房》、《小提琴》、《二重唱》等。

肖像画《母亲》是灰与黑的排列,就像钢琴的键盘,母亲的白色纱巾点缀其中,弹奏着动人的协奏曲。

被问及为何用音乐术语命名时,他谈到绘画应像音乐一样纯粹,为其本身而存在。他在后来进一步解释说,“一首夜曲要诞生,首先必须对线条、形式和色彩进行编配”。

 

  • 瓦西里·康定斯基(Wassily Kandinsky ,1866-1944,俄罗斯画家)

康定斯基既是画家又精通音乐,他具有联觉(知觉混合)的能力,可以十分清晰地听见色彩,在《乐曲》《即兴曲》等作品中到处都能够找到律动的音符,他将音乐完美的融入在画面中,在他看来“心灵就像一个容器,音乐和美术在这里相遇后出现了化学反应,他们相互包容后出现了新的和谐,或者对心灵而言,色彩和音响其实没有区别,它们都是内心情感延伸时需要的道路,而且是同一条道路。”

《即兴三号》

  • 保罗·克利(Paul Klee,1879-1940瑞士艺术家) 

保罗·克利从小就有着音乐的天赋,可是他偏偏走上了造型艺术这条路。但是也正是由于音乐的缘故,阴错阳差造就了保罗·克利艺术创作上的成功。他的作品中有强烈的节奏感,不管是在物象的色块组织上还是点线的结合上,都是对音乐听觉艺术的图像解读。

  • 蒙德里安(Piet Cornelies Mondrian,1872-1944,荷兰画家)

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,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,与杜斯堡等创立了“风格派”,提倡自己的艺术“新造型主义”。

由于晚年居住在美国的纽约,对纽约的百老汇街非常熟悉,同时又非常喜欢当时流行的爵士乐,于是利用生活中对爵士乐的感受创作出名画《百老汇爵士音乐》。在他的这幅画作中,探索了不依靠具体形象,只通过线条、构成和色彩,使人联想到爵士音乐特有的节奏感。

  • 阿尔丰斯·穆夏(Alphonse Maria Mucha,1860-1939,捷克艺术家

除了绘画,穆夏在音乐方面也极有天赋。学习乐器很快上手,精于小提琴方面的演奏。穆夏15岁时候甚至还在当地大教堂的唱诗班里担任过指挥和小提琴手。

在巴黎工作挣钱后,定居下来,买了一架风琴放在工作室演奏,重拾自己的音乐爱好。

△高更在穆夏工作室弹风琴

音乐和绘画都是心灵的艺术,从听觉和视觉上带给人愉悦,产生心灵上的触动和共鸣。下篇为大家盘点那些“不务正业”“兼职画画”的音乐家!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