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碗清汤面

大概是六七岁的时候吧,家里终于攒够了打灶台的钱。请人帮忙除了要给工钱,还得管饭。

早饭不论,午饭、晚饭这两顿,油水要足、分量要大。香肠、腊肉,河里抓的鱼,赶场买的新鲜肉全摆上了,我哥吃得最高兴。

而我,最期待的是早饭和午饭中间这顿,“腰台”。

农村那会儿午饭吃得晚,一般到下午两点去了,11点左右主人家都要做点东西让师傅们垫垫肚子,我们那儿也叫“打腰台”,醪糟鸡蛋、臊子面,或者一碗汤圆都成,量不大,是个意思。

小孩容易饿,自然也少不了这一顿。

我妈每次都会多做一点,一小把挂面煮好捞出来,加一勺雪白的猪油、一勺红亮的油辣子、一小勺花椒粉、一小撮盐,烫几棵地里刚摘下的小白菜,最后洒一把切得细细的葱花,不加煎蛋也香死人啦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