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早些年读木心,看他说,他有精神乡愁,在古希腊。
不觉莞尔,这多好玩。
想想如果我也有精神乡愁的话,应该是北宋汴梁。
于是转手买了本《东京梦华录》,可几年了过去,一直没读,只能说这乡愁还是不够愁。只还记得当时瞥见过书里的一个词语:花光满路。
读完赵林教授这本《古希腊文明的光芒》后,我觉得这个词语也可以拿来形容那个古希腊,极绚丽,极浪漫,又极单纯。虽身不能至,但心向往之。
如果问古希腊文明的色泽,那一定是爱琴海的蔚蓝色。
这书很好读,基本都是大白话,逻辑和结构清晰晓畅,作者赵林是武汉大学的哲学教授,研究史学出身。
所以这本书既有宏大的历史叙事,也有细腻的哲学沉思,一直紧扣希腊精神这一核心主题,分别从神话、历史、政治、战争、文学、艺术、哲学等,多个视点切入:
从优雅的克里特,到雄豪的迈锡尼,从叙拉古,到特洛伊;
从米洛斯,到城邦制,从梭伦立法,到伯利克里改革;
从雅典娜,到狄奥尼索斯;从荷马,到修昔底德;
从普罗米修斯盗火,到俄狄浦斯弑父;
从萨福的抒情诗,到阿里斯托芬的喜剧;
从索福克勒斯的悲剧,到苏格拉底的哲学;
从毕达哥拉斯学派,到伊壁鸠鲁主义;
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,到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;
从提诺同盟,到伯罗奔尼撒战争;
从阿伽门农东征特洛伊,到亚历山大一统希腊和波斯;
逐一条分缕析,在笔端重现了古希腊文明的光芒。而这束文明之光,最终照破了中世纪“千年的黑暗”,在文艺复兴时期,陡然再盛,照亮了整个西方文明。
密涅瓦的猫头鹰在希腊的黄昏起飞,最后落在了黑格尔的书案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