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艺术是相通的,文学、绘画、音乐、电影……不论哪种艺术形式,其对美的追求是一致的。究其根本,都是在靠近艺术,靠近终极。
或许正因如此,艺术家们才如此热衷于“搞副业”,画画的要唱歌,唱歌的去摄影,写作的绘画功底惊人。
作家里痴迷绘画的不在少数,大概不画画,好像自己就变成了码字机器的程度吧。国内有丰子恺、汪曾祺、贾平凹,把视线投向国际,雨果、泰戈尔、纪伯伦、黑塞等等。今天我们先来说说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——维克多·雨果。

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的雨果,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,为时代献上《悲惨世界》《巴黎圣母院》《九三年》等多部皇皇巨著。
我们熟知的雨果,是著作等身的文坛巨擘;其实他在绘画领域的成就也相当惊人。
雨果创作了4000多幅画作,一开始只是业余爱好,随着时间的流逝,绘画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在别的艺术家极力刻画现实世界时,自成一家的雨果却已经开始用手中的画笔涂抹幻想的世界。
若文字无法将所思所想诉诸笔端,干脆换种方式,把它们尽情涂抹在纸上。
天才总是超越时代的,早在19世纪中叶,雨果就发明了属于20世纪超现实主义、抽象主义技术创新的镂花模板、擦印画法。
画出《自由领导人民前进》的浪漫主义绘画巨匠德·拉克罗瓦在写给雨果的信中说:“如果您决心当画家而非作家,成就会高过这个世纪全部艺术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