艺术家都是相似的,比如阿尔丰斯· 穆夏和齐白石。
在艺术道路上的求索和追寻之外,他们的人生境遇有着诸多相通之处。
《吉斯蒙达》
♠两人都不是生在罗马的幸运儿:
穆夏,1860年生于伊万契采小镇一个法院书记员家庭;
齐白石,1864年生于湖南湘潭杏子坞屋斗塘一个农民家庭。
♠两人艺术之路都非一帆风顺,而经历了长久的蛰伏:
将艺术视为毕生追求的穆夏,19岁离开家乡,开启寻梦之旅。
34岁,机缘巧合之下为当时的顶流巴黎名伶莎拉·伯恩哈特创作《吉斯蒙达》戏剧海报,一夜成名。
《摩纳哥-蒙特卡洛》
齐白石的等待则更久一些,30岁逐渐在方圆百里有了画名,60岁以后声名鹊起,卓然成家。
♠两人都是典型的“自然主义者”:
师法自然,从万物中汲取灵感,将灵性与慧心注入笔墨线条。
一个以“鲜花美人”表软红十丈,一个用花鸟小品绘人间清欢。从生活的不同面向落笔,却都写满了对世界的热爱。
《丝瓜图》
♠两人都是真正意义上完全面向大众的艺术家:
作为新艺术运动先锋,穆夏始终坚持为人民而创作,“我很庆幸能参与到这样一种艺术创作之中,这是为人民而创作的艺术,并非为私人会客厅而存在”。
不管是前期创作的“客厅的艺术”系列装饰版画,还是后期续写民族历史的“斯拉夫史诗”系列画作,都是艺术家让美与善走进民众所作出的努力。
百年巨匠齐白石,从细微处着手,尽写人间意趣。他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的精神统一得完美无瑕,为国人、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。
毕加索说:“艺术的使命在于洗刷我们灵魂中日积月累的灰尘”,毕生坚持以艺术之美涤荡众人灵魂的穆夏和齐白石,想来是不会反对这一说法的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