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遍万家灯火,我心如昨

△图片:鱼山

在古希腊人看来,悲剧是人生的本质。

生命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,我们自微尘而来,终将归于尘土,死亡是终极,孤独则是宿命。

在满月的光里,看着曲曲折折的荷塘,田田的叶子,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响成一片,朱自清只觉“热闹是他们的,我什么也没有”;

邻人性命垂危,间壁唱着留声机,楼上嬉笑打闹,河中船上的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,鲁迅愤懑“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,我只觉得他们吵闹”;

△图片:鱼山

四下无声,异常安静的夜晚,看书乏了走出房门的汪曾祺“站在午门前的石头坪场上,仰看漫天星斗,觉得全世界都是凉的,就我这里一点是热的”。

人群之中,抑或是人群之外,孤独始终真实而深刻。从隐入尘烟的微小个体,到人群中熠熠生辉的存在,无人能逃脱。

寂寥的雨夜里、拥挤的人潮中、昏昏然的午后,我们用所能想到的一切方式排遣、抵抗孤独,工作、读书、享乐……

却多是徒劳,一时的消解,抵不过日复一日的冲击,午夜梦回时分的情绪上涌。

既然无法改变,就接受它像吃饭喝水一样寻常。让心绪翻滚一会儿,而后继续前行。

△图片:鱼山

林语堂眼中的孤独,有着纯然的美好,及游离在外的节制与超然:

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,有孩童,有瓜果,有小犬,有蚊蝇,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,人情味十足。稚儿擎瓜柳棚下,细犬逐蝶窄巷中,人间繁华多笑语,惟我空余两鬓风。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,可都与你无关,这就叫孤独。

唯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,他才可以完全成为他自己。

看遍万家灯火,我心如昨,方得自在。

△图片:鱼山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