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世纪佛罗伦萨史书扉页上的真实一幕:《罗朗萨丘》

《罗朗萨丘》戏剧海报

1896年 彩色石版画

 

背景故事:

剧本改编自缪塞同名戏剧,故事取材于16世纪佛罗伦萨史书扉页发生的真实一幕:城邦统治亚历山德罗·德·美第奇公爵从方方面面来看,都是不折不扣的暴君,独断专行、荒淫无道。

自来幻想为民除害、再造共和的王室近亲罗朗萨丘戴上懦夫和小丑的面具,以忠实的追随者形象出现在亚历山德罗面前。漫长的蛰伏与万全准备后,1537年,罗朗萨丘一偿夙愿,成功暗杀早已堕入炼狱的统治者。

画作赏析:

占据画面中心的主人公罗朗萨丘身着文艺复兴风格服饰,斜倚着一扇造型繁复的拱形门,若有所思。

拱形门上遍洒的各色植物纹样,袖口、领口、腰间及长筒袜上精致华美的刺绣,胸口华贵的宝石吊坠……每一处都透着巴洛克的奢华浪漫,侧面说明了主人公的贵族身份。

“S”形身段的设计有两重含义,一是罗朗萨丘此刻内心的真实写照,纠结又矛盾。如何才能保证计划万无一失,他需要想想,再认真想想;一是为了呼应莎拉在舞台上的演绎,指向她在舞台中央如波浪般上下起落的身体,动人的身姿。

真实的历史上,罗朗萨丘和仆人一起用长剑与匕首完成了计划。画作中,艺术家用艺术手法表现这一历史事实,隐藏在书下的匕首,暗示这是一场隐秘的行动;画面下方,层层叠叠的衣褶旁,一柄形似捷克神话中火焰之剑的宝剑穿透暴君亚历山德罗的身体,不只代表罗朗萨丘的正义,又融入了斯拉夫民族元素。

和以往的戏剧海报一样,《罗朗萨丘》也化用了象征元素:画面上方,面目狰狞,似要摧毁美地奇家族徽章(旁边画有六个红球的盾形徽章)的恶龙,是将佛罗伦萨拖入黑暗的亚历山德罗,让人身心发寒。

Tips:

罗朗萨丘是莎拉·伯恩哈特首次反串出演的男性角色,她传神而崇高的表演引发了强烈反响。

发表评论